(资料图)
近日,由北京城市更新联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戴德梁行联合主编的《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称,当前,北京市存量建设用地和存量建筑规模较大,建成区内需更新的存量建筑约2.45亿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约1.66亿平方米。
《白皮书》指出,北京的城市更新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是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是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是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更新。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成绩斐然。一是持续优化固化政策体系,出台《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发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二是坚持项目化推进,统筹推进各类城市更新项目,探索适合首都发展的城市更新路径;三是优化组织实施体系,组建市场化城市更新联盟,举办首届城市更新论坛,开展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不断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同时,《白皮书》也深入分析当前北京城市更新面临的区域更新难统筹、更新资金难平衡、产业资源难导入等挑战,提出北京城市更新要更加注重片区化推进、更加突出运营导向、更加强化区级统筹、更加注重产业园区更新等发展趋势,以及需要重点推进规划土地政策创新、建设管理流程优化、金融税收支持等方面工作。
对此,《白皮书》表示,可以运用内外并举的方式破解资金平衡的难题。从外部来看,城市更新主体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外部融资渠道,如城市更新基金、类REITs等。从内部来看,则需围绕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过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的方式提升收益能力,实现动态平衡。
至于下一步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灏表示,要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为方向,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城市更新上迈出更大步伐。一是要实施好城市更新条例;二是要继续坚持项目推动、试点先行;三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王灏称,有效降低项目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确定好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边界,解决好“第一桶金”问题,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城市更新是长线投资,需要“耐心资本”。要继续倾听企业需求,为参与城市更新的企业“松绑”、减负、赋能。要乘着条例实施的东风,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可达性和透明度,助推打造微利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市场主体敢于、更愿意投入城市更新的“新蓝海”,努力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城市更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