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是整个社会中最温暖的地方,理想的学校文化应该体现在“敬畏”“爱”与“尊重”上。
(资料图)
教学是一门关于人、关于人的进步与发展的艺术,它让课堂充满创造性与想象力。
教师不是生产流水线的操作工,他们也应该成为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不少中小学校的硬件条件都有了明显提升。正如“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其实,中小学教育也是如此。
学校,代表着文化精神的传承,更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未来,一所学校的价值决定着一个民族未来的精神气质和发展方向。“我们怎样,未来就怎样”应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必须谨记的信条。
学校应该鼓励“人人向上”,更应该尊重人的差异
教育,从来都是关注人的发展。推进教育发展,学校文化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气质品位的提升都是重要的方面。对于高中学校而言,要特别注重学生情怀格局、气质品位和素养人格的培养。理想的学校文化应该体现在“敬畏”“爱”与“尊重”上,要敬畏文明的基线,用爱的态度对待世界,真诚宽厚地尊重他人,这样,学校才会成为整个社会中最温暖的地方。而从培养人的角度看,这样的学校文化是培养现代文明人的基础与保障,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最本质体现。
但现实中,“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追求,令人担忧,这样的学校变成了名利场、竞技场,这样的学校文化只能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对人性的尊重上。陶行知先生有云:“在起脚处求平等,在出头处争自由”,道出了教育追求的真谛。一所学校应该是鼓励人人向上的,但更应该是尊重人的差异的。一个美好的校园,应该是能让有差异的个体得到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的,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学校不能没有纪律与规则,但每一位教师更应该理解,纪律与规则是用来保护、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而不是用来阻挠甚至压制个性发展的。学校的管理规则,保证的是“起脚处”的平等,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则为“出头处争自由”创造条件。
“有原则而无程式”的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创造性和想象力
作为教育者,需要明确的是,课堂应该向每个人的成长“致敬”,课堂学习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指向人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干巴巴的知识,更不是所谓的“考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这个场域中的精神进步与成长。
正因此,学校的教学设计应更加关注、培养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应该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促成每一个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当然,这个学习者群体,也包括教师自身。教师也应该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感受到教学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
课堂教学既然以“人”为目的,就应该“有原则而无程式”:对学习如何发生、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能够达成共识,但却不应该用统一的“模式”去规约每一个课堂。
“有原则”决定了教学是科学,具有一定的技术特征,“无程式”则让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一门关于人、关于人的进步与发展的艺术,它让课堂充满创造性与想象力。
评价同样应该致敬学生的成长,尊重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它应该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本身不是为了分出高下长短,而是促进每一个学习者反思与提升的。
学校内生的温暖文化场域,是对学生最好的文化教育
教师是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学校教师不是生产流水线的操作工,他们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完成教学任务,更应该成为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是否有归属感,是否能够在这个小社会中感受到爱与尊重,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质。
而教师的人格与生命态度,对于教学行为本身就有着深度介入。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所形成的温暖的文化场域,对于每一个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
另一方面,个人生活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就对相互协同合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合作协同本身也是人们适应当今生活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教师之间的合作态度和合作方式同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可以说这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为上海市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作者:郑朝晖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