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苔藓见证了侏罗纪恐龙的繁盛,旁观了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兴起,可它究竟何时出现?到底有多少种模样?雨后石板、崖璧上那些绿油油、滑溜溜的“青苔”是否就是苔藓?……
7月11日,“苔花如米·藓为人知”苔藓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2中庭亮相。在分享科学、文化和艺术之外,也给城市生活中的大众带来了一场心灵休憩之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上海首个苔藓主题原创临展,从自然科学角度展示了苔藓植物的起源、分类与研究等科学内容,并在设计中融入中国诗词、绘画、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辅以苔藓微景观、立体绿化等造景艺术,旨在以文化、科学、艺术三者结合的方式诠释苔藓的奥秘。
展览分为“苔藓之美”“绿阶长风”“碧绮幽雨”“斜阳复照”四个展厅。
走进展览,迎面便是中国古典园林假山造景,山上衬以上海地区常见的大灰藓等。青石之上,苔痕藓迹、绿意乍现,配合流水、鸟鸣等自然之音,幽幽山林之意油然而生。
“苔藓之美”精选苔藓研究学者张力和任昭杰拍摄的12幅苔藓野外精美高清图。图中苔藓或孢蒴昂扬如“仙鹤腾空”,或叶叶井然如“凤尾翩跹”,或灵动别致如“虾须鼠尾”,或叶片盈透如“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为观众分种类、多角度展示苔藓之美。
“绿阶长风”取意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风吹来孢子,苔藓萌发。
展厅通过多幅苔藓显微照、高清图、科学画、苔藓景箱、活体苔藓等讲述“何为苔藓”,显微镜下的“苔藓知微”,掩映在时光中的“苔藓研究”等苔藓科普知识。
“碧绮幽雨”取意于“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苔藓在水的滋润下生长繁衍。展厅通过“先锋植物”“苔藓与人”“苔藓家园”“苔藓生境”“身边的苔藓”等板块讲述苔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分享苔藓微景观、苔藓壁画、苔藓诗词等,展示富有中国古典特色的苔藓文化与前景广阔的苔藓经济价值。
“斜阳复照”取意于“林间夏雨滋,复有斜阳照。”风雨之后,等来阳光。展厅分享了我国濒危苔藓物种拟短月藓的故事,2013年拟短月藓被宣告灭绝,幸运的是,在2015年我国苔藓研究专家张力博士宣布重新发现了它。
但并非所有消逝的生灵都有这样的幸运,展览希望为观众传达苔藓保护的意识,倡导爱护环境,不随意挖掘苔藓。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通过放大装置观察华东师范大学提供的活体苔藓标本,并可通过AR合影一体机、AI绘画等方式互动。
展览将持续到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