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业绩概况:从业绩承压到困境反转
22 年券商业绩表现承压,头部券商更显韧性
【资料图】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年证券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实现净利润 1423.01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1.4%、25.5%。
证券行业资本实力仍然不断增强。截至 2022 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 2.79 万亿元,净资本 2.09 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1%、8.52%、4.69%。
从 43 家上市券商 2022 年年报数据来看,2022 年上市券商实现归母净利润1272.48亿元,同比下降 33.67%,实现营业收入 4904.52 亿元,同比下降23.57%。2022年末,前五大券商总资产规模集中度为 39.94%,同比下降0.39 个百分点;净资产规模集中度为 31.99%,与去年持平。
2022 年,在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下,券商业务总体业绩下滑。43 家上市券商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降 23.57%与 33.67%。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 213.17、115.07、110.53、80.72、79.29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居行业前五。除了方正证券、信达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7.64%和4.75%的正增长外,其他大部分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整体呈现下滑态势,下滑区间在3%-99%,下滑幅度略大于行业整体的下滑幅度。其中,太平洋证券、天风证券等券商因投资收入大幅下滑呈现出明显的业绩波动,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跌达479%和357%。
五大主营业务业绩普遍下滑。2022 年,43 家上市券商实现经纪业务收入1137.79亿元,同比下降 18%;自营业务收入 777.77 亿元,同比下降53%;资管业务收入463.43 亿元,同比下降 8%;投行业务收入 582.45 亿元,同比下降7%,信用业务收入 579.4 亿元,同比下降 4%。
投行、信用业务业绩下滑幅度较小,主要是因为:第一,2022 年,IPO 承销规模维持增长,首发募集资金规模达 5868.28 亿元,同比增长8.13%,为投行业务收入带来贡献;第二,受权益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日均两融余额及股票质押规模下降,导致 2022 年信用业务业绩减少 4.41%,但在两融业务利好政策与资金投放的环境下,信用业务将稳健发展。
行业 ROE 和杠杆率下滑
根据中证协数据统计,2022 年证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5.1%。根据43 家上市券商 2022 年年报统计,上市券商平均 ROE 为 4.31%,较2021 年下滑4.03 个百分点;其中中信建投、信达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ROE 位居前五,分别为 9.99%、9.39%、8.88%、8.67%、8.21%。2022 年,受到资本市场环境的影响,券商业绩大幅下滑,导致券商 ROE 大幅度降低。
2022 年,受到市场波动与券商再融资影响,证券行业平均杠杆率由2021 年的4.87倍小幅下滑至 4.71 倍,大型券商杠杆率显著下降。前十上市券商杠杆率由2021年的 5.72 倍下滑至 5.4 倍,证券行业杠杆运用能力依然不足。
自营业务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业务结构有调整。受到市场下行趋势影响,自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是导致行业盈利下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各大券商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如国际业务等,其他业务占比逐渐上涨。从收入结构来看,经纪业务作为行业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收入贡献的 23.2%,同比下降1.22 个百分点;其他投行、资管、自营、信用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1.88%、9.45%、15.86%、11.81%、27.8%,同比分别+1.31、+2.78、-9.99、+1.11、+6.01 个百分点。
23 年一季度自营提振业绩
2023 年一季度,市场主要指数整体明显回暖。上证综指上涨5.94%,沪深300指数上涨 4.63%,创业板指数上涨 2.25%,中证全债指数上涨0.98%。市场成交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一季度市场日均成交量为 8696.96 亿元,同比下滑13.22%。
权益市场回暖和结构性行情驱动券商业绩提升。2023 年一季度,43 家上市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 1348.92 亿元,同比上涨 38.53%;实现归母净利润429.7 亿元,同比上涨 85.45%,其中有 41 家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20 家实现净利超200%的增长。
从一季度各业务收入来看,投资业务业绩实现爆发性增长;但市场成交量依然低迷,经纪业务、资管业务、投行业务和信用业务业绩持续下滑16.71%、2.5%、24.67%、17.83%。
一季度 IPO 规模持续承压,龙头券商优势继续凸显。2023 年1-3 月累计股权融资规模为 3166.09 亿元,同比下降 2.87%。其中 IPO 融资规模651 亿元,同比下降63.79%,再融资规模 2514.82 亿元,同比上涨 72.2%。从各家券商IPO 募资规模来看,排名前五的券商市场份额达到 57%,同比提升10.2 个百分点。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一季度 IPO 募资金额为 194 亿元,市场份额达到20%。
证券行业变化:业务结构调整,持续创新转型
头部券商对通道类业务依赖度继续降低,基金投顾成为财富管理转型重要推手
我们整理了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的收入结构,发现除了招商证券之外,其他 9 家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5%),传统经纪业务已逐渐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业绩下滑 18.43%,股基成交额与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下滑。2022年,43 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合计 1137.79 亿元,同比下滑18.43%。受到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交易活跃度下降。根据沪深交易所等统计,2022 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额 247.67 万亿元,同比下降10.4%,导致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下降;公募基金新发行份额 14,482.82 亿元、同比下降50.8%。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证券公司代理客户证券交易额733.25万亿元,其中代理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为 31.81%,代理销售金融产品规模达2.75 万亿元。我们以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在经纪业务中占比为衡量指标,在上市证券公司中,中金公司、广发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财通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和山西证券的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在经纪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 23.16%、16.63%、16.21%、15/46、15.07%、15.04%、14.22%、13.70%、13.14%和 10.96%,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市券商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持续增长。从中基协公开数据统计,券商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同比下跌 4.81 个百分点,其中上市券商2022 年四季度末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同比提升 29.34%,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同比提升36.69%。
上市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取得良好效果,券商渠道占比在逐步提升,基金投顾业务成为重要推手。从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来看,截至 2022 年末,中信证券以1417亿元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733 亿元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位列证券公司第 1 位。
投行业务展现良好增长空间,头部券商优势凸显
IPO 承销规模维持增长,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小幅下降7.09%。2022年,证券公司股权/债券承销规模均呈现小幅下降,股权承销规模1.66 万亿,同比下降 9%;其中 IPO 承销规模 5868.3 亿元,同比增长 8.13%;再融资承销规模8091.17亿元,同比下降 15.95%。债券承销规模 10.71 万亿元,同比大幅度下降6.13%,导致整体承销规模下降。
业务规模与收入集中度提升,头部券商强者恒强。从规模来看,2022 年头部券商运用自身的优势,股债承销规模均大幅领先同业,承销项目规模集中度仍然维持高位。前五大券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计完成承销 55540.47 亿元的项目,行业占比超过 60%。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拥有优质上市资源的券商在 2022 年完成IPO 承销数量及金额上均领先同业。
2022 年 43 家上市券商实现投行收入 582.45 亿元,同比下滑7.09%。投行收入前十家上市券商中,同比增长涨跌不一:中信证券,同比增长6.11%;中金公司同比下滑 0.43%;中信建同比增长 5.24%;国泰君安同比增长6.13%等。在全部43家上市券商中,投行收入增长率最高的是广发证券,同比增长41%;方正证券,同比增长 21.51%。
根据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27 日,券商 IPO 储备项目数为768 家。排在第一的是中信证券,共有 95 家项目在审;其次是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分别有68和54 家项目在审;紧随其后的是民生证券,共 44 家在审项目。
注册制改革后,在市场持续扩容与制度优化的环境下,股权融资规模大增,为投行业务打开增长的空间。从承销业务净收入来看,2022 年,前十家上市券商承销业务净收入达 409.1 亿元,占全行业承销业务收入的66%,头部券商业务承揽方面“强者恒强”。
自营业务去方向化推进,代客业务持续扩容
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券商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在市场调整的背景下,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等业绩也受到较大影响。从业务结构来看,2022年,自营业务收入贡献占比只有 15.86%,较 2021 年下降10%。
头部券商凸显韧性,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年报统计,43 家上市券商投资净收入合计 777.77 亿元,同比下降 53.4%。其中排名前三的券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的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176.36 亿元、106.08 亿元和70.26亿元,占行业自营业务收入的 45%,凸显头部券商的投资规模、投资能力与领先的非方向性转型优势。近年来,自营业务逐渐偏向场外衍生品业务等非方向性业务,促进券商投资业务走向资本中介化、产品化,推动投资业务风险中性,实现业绩稳定。
去方向化推进,代客业务持续扩容。从结构来看,2022 年,自营规模股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固收类规模持续扩大,股债投资总规模达391.95 万亿元,同比上涨 15.04%,主要是因为债市行情持续贡献较好的收益;其中固收类投资规模为35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44%;权益类规模增长趋缓,投资规模为39.07万亿元,同比增长 2.39%。2022 年,市场波动较大,出于稳定性策略,固收类具有更高的收益风险比。
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衍生金融资产增速快。2022 年,43 家上市券商金融资产规模达 4.22 万亿元,较 2021 年增长 2390.21 亿元,同比上涨6%。其中衍生金融资产规模 1072.76 亿元,同比增长 32.1%,占金融资产比重2.54%;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达 3.8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8%,占金融资产比重92.17%。
资管业务推进公募化转型
2022 年,券商资管业务营收同比下降 8.03%,资产规模持续下滑。由于市场波动影响,2022 年末,券商资管规模持续下滑为 6.9 万亿元,同比下降16.5%。
2022 年,资管业务净收入承压,43 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为463.43亿元,呈现同比大幅下滑 8.03%。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位居行业前三,收入金额分别为 109.4 亿元、89.39 亿元和37.69 亿元,同比分别减少 6.51%、10.12%和 0.08%,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资管业务收入合计达行业比重的 43%。
资管新规落地促进券商资管业务持续公募化转型。2022 年,“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正式落地,促使更多券商资管加速公募化转型,提升公募业务规模。截至2022年末,旗下公募基金规模超过百亿的上市券商或上市券商资管子公司共有18家,公募规模在千亿以上的共 3 家,分别是东方证券、中银证券、财通证券。此外,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泰证券等上市券商均在公募管理规模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两融余额与质押规模小幅下滑
受两融余额与质押规模下降的影响,2022 年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为579.4亿元,小幅下跌 4.41%。收入排名位居前三的上市券商是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和中国银河,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 62.1 亿元、58.06 亿元和51.63 亿元,同比增长-6.21%、8.77%和-5.37%。
两融余额和股票质押规模有所压降。截至 2022 年末,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4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 1.44 万亿,融券余额为 959 万,分别分别下降15.6%和20.2%。2022 年,股票质押规模仍处于持续压降状态,截至2022 年末,质押股数4,009 亿股,较 2021 年末进一步收缩 4.5%。
上市券商战略重点:聚焦投行、发力财富、拓展机构、打造数字化平台
2023 年以全面注册制为代表的改革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券商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从 2022 年年报来看,上市券商 2023 年战略发展方向为:聚焦投行业务、发力财富管理、拓展机构业务、打造数字化平台。聚焦定价能力和销售实力,提升投行业务质量。2023 年,资本市场实行全面注册制。全面注册制改革下,全过程监管不断加强,中介责任全面压实,投行业务承做质量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券商一方面积极改革和完善全面注册制下的投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和IPO 项目的执业质量,强化估值定价和发行销售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行业研究水平和客户分析能力,加强对优质资产的挖掘能力。例如,中信证券充分发挥综合协同能力强劲的专业优势,持续加强行业研究和客户市场分析,积极推进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不断优化投行业务结构和质量。海通证券大投行业务线稳步推进大投行改革各项措施,持续完善投行业务体系。
丰富产品货架,向多元化财富管理转型。2022 年,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落地,为财富管理带来广阔的空间。券商作为居民财富增长和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专业机构,将持续推进财富管理业务的主动转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和解决方案。从券商2022 年报披露的发展计划来看,头部券商注重投顾业务驱动和科技赋能的模式,比如中金公司表示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追求高质量发展,在产品与解决方案层面,将“深耕”产品业务,继续引领行业买方投顾转型;国泰君安财富管理业务将加强总部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金融科技、投资研究等能力,强化客户开拓和资产引入;招商证券坚持“线上+线下”的双轮营销驱动,强化“零售+机构”的营销联动整合,全力扩大客户规模、提高客户质量。 从局部向整体,通过业务协同强化机构服务能力。2023 年,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升,围绕机构交易、资金、策略的综合需求,为托管、衍生品、做市交易等带来多元化的业务机会,券商从销售、协同、系统构建等维度出发强化对持牌机构的服务能力,助力于为机构业务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比如,国泰君安机构与交易业务着力提升投研能力及优质资产获取能力,推动交易做市业务发展;投资管理业务强化核心队伍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加强新产品、新业务、新区域布局。
行业深入贯彻数字化转型战略。作为券商展业的“新基石”,数字技术在提升客户体验、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业态、提升经营和交易效率、实现专业定价和完善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共识。2023 年,各大券商均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比如华泰证券围绕“让科技成为华泰最核心的竞争力”的总工作目标不断加大IT 建设投入;海通证券秉承“科技引领”发展战略,以“数字海通 2.0”为目标,不断推进金融科技新技术的深入应用。
2023 年证券行业展望
行业盈利预测:预计净利润增长 45%
中性假设下,我们对 2023 年上市券商各业务进行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年上市券商营业收入 5640 亿元,同比增长 15.00%;净利润1883 亿元,同比增长45%。我们对各项业务进行核心假设如下:
(1)经纪业务收入预增 10%:2022 年,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为9256 亿元,中性假设下,2023 年日均成交额同比增加 15%,放大至 10645 亿元;随着行业佣金率持续下降,传统经纪业务逐渐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代销业务收入增长,预计2023年行业平均佣金率降至 0.022%,2023 年全年经纪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10%。
(2)投行业务收入预增 12%:2022 年,IPO 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6%;再融资规模同比下降 13.66%;债券承销规模同比下降 5.94%。2023 年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直接融资规模提升,投行业务拓展,国际化业务提速,投行业务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化。预计 2023 年全年 IPO 规模增长 12%,再融资规模增长18%,债券承销规模增长 20%。中性假设下,预计 2023 年全年投行业务将保持12%的同比增长率。
(3)资本中介业务预增 10%:2022 年,两融余额为15404 亿元,由于沪深两市扩大两融标的范围,将增加券商两融业务规模。中性假设下,预计2023 年全年两融日均余额为 18485 亿元。近年来,股票质押风险逐步缓解。中性假设下,预计2023 年全年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 10%。
(4)资管业务预增 10%:2018 年颁布资管新规以来,促进了券商资管业务去杠杆、去通道,积极加强主动管理。从整体收入情况来看,2022 年,证券行业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8.01%。在去通道和净值化的结构性转型过程中,预计资管业务总规模将有持续下降的压力,但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将增加,平均费率将有所提升。中性假设下,预计 2023 年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
(5)投资业务预增 70%:从 2017 年到 2022 年,投资业务一直是证券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2022 年,受到市场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主要指数整体下跌明显,自营业务受影响较大,同比下降 53.40%。2023 年随着压制市场风险因素得到全面解除,投资业务向多元化、去方向化转型,预计投资业务将会回暖。中性假设下,基于 2022 年的低基数,预计 2023 年全年投资收入同比增长7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